11月30日上午,在班主任张帅老师的带领下,研修班学员们前往位于浙江湖州的水口茶文化景区参观学习,景区内顾渚山风景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拥有大唐贡茶院、吉祥寺、寿圣寺、陆羽阁、霸王潭等文化资源,历史上便以紫笋茶、金沙泉闻名。
研修班学员们来到大唐贡茶院进行参观。大唐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是专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它以制作唐代著名的贡茶——顾渚紫笋茶而闻名。大唐贡茶院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遗迹,还被评为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进一步彰显了其在茶文化领域中的显著地位和深远影响。

期间,大唐贡茶院总经理林瑞炀向学员们详细阐述了顾渚紫笋茶的历史背景,并引领大家在茶室内观赏了“顾渚三绝”茶艺表演。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古代煎茶法,煎茶茶饼是根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的制茶方法复刻而成。陆羽曾对传统煎茶方式进行了革新,主张采用细煎慢品的煎饮法,以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


研修班此行还拜访了往届学员、紫笋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郑福年大师,参观了郑福年大师工作室,郑福年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紫笋茶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经验。在陆羽阁,在郑福年的带领下,学员们以茶水敬奉茶圣陆羽,感恩陆羽为中国茶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

学员们还参观了顾渚紫笋贡茶遗址、吉祥寺、圣寿寺及唐潮十二坊等,沉浸式感受水口茶文化的浓厚氛围与独特魅力。
12月1日上午,研修班学员们抵达了杭州国家版本馆。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地标,承载着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复兴战略的重任。该馆内设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及交流区等多个功能区,展览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
步入杭州国家版本馆,仿佛置身于一幅中国古典山水画中。馆内一扇扇由龙泉青瓷拼接而成、高达十余米的屏扇,通过机械控制,既可以呈现为折扇式,也可以排列成一面平整的屏风,其形态宛若宋代的画屏。

学员们在讲解员对馆内藏品的详尽解说下,深刻理解了国家版本馆建设的重要意义。杭州国家版本馆内收藏了众多珍贵的古籍、手稿、拓片等,这些藏品全面展现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参观了各个展区,并对版本馆的收藏、保护及研究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从古籍善本到民间艺术,从历史文献到现代出版物,丰富的展品让学员们深刻体验到了中华文化的的博大精深。

中华版本的建设,不仅关系到文化传承、文脉的持续和文明的传播,更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此次的参观学习不仅使学员们对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艺术珍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使他们深刻领悟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与神圣使命。
径山茶寺,茶香四溢,古韵悠长。12月1日下午,学员们抵达了杭州径山万寿禅寺,探寻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之美。该寺院坐落于山巅,自古以来即被归入“五山十刹”之列,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十大寺庙之一,对国内外佛教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径山寺的古朴院落中,研修班的学员们参观了径山禅茶文化人类非遗展馆。寺院法师热情地接待了研修班学员,并详细阐述了径山茶制作技艺、径山茶宴的传承现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径山茶宴,起源于径山万寿禅寺,始于唐代,兴于宋代,并流传至今。它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以茶代酒,用以宴请宾客。唐代时,万寿禅寺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宋代时,径山茶宴随佛教东传至日本,后逐渐发展为日本茶道,故径山茶宴被视为日本茶道的祖庭,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径山茶宴从挑选茶叶、煮沸水直至品鉴茶味,每一流程均彰显了对茶道的极致尊重以及对宾客的至诚款待。在法师的讲解下,学员们学习了中国茶道的发展历史与国际影响。
经过亲身实践和深入探究,学员们对径山茶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茶与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径山茶宴的制作技巧以及中国茶的历史知识,同时,也领悟到了径山茶宴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茶学院 学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