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武艺焕新 青春赋能——“逐光艺述”实践团走进临安区开展非遗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7 15:58:09  点击量:


62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探寻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逐光艺述”实践团走进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围绕省级非遗“上田十八般武艺”开展实践调研,用青春力量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在村委干部金文洁的接待下,首先走进这片“鸡鸣三界、脚踏三区”的文化沃土。上田村地处临安、富阳、余杭三区交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八般武艺”这一非遗瑰宝。

据介绍,这项技艺始于明清,由村民为抵御匪患习练的防身术演变而来,2012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与钱氏文化深度绑定,康熙年间钱源迁此后,融入“尚武崇德”精神,独创“翻腕抖弹劲”发力法,兵器多取材农具,表演兼具实战功底与民俗韵味。团队成员与代表性传承人程仁和老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提到在他那个年代“你学了武术,坏的人你不要放过他,软的人你要帮助他。”程仁和老先生对上田十八般武艺进行了详细介绍与现场演示,并讲述了程式家族三代守护技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以武修身、以武育人”的深厚内涵。

团队成员还与上田客厅文旅宣传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据工作人员所说,上田村的十八般武艺已经得到广泛宣传,目前正在加大宣传力度,以吸引游客前往上田村参观学习体验十八般武艺。

18ABF

1F8A3

除此之外,我们还随机对村民进行访谈,村民表示,十八般武艺自成为非遗以来,上田村的发展愈发蒸蒸日上,村民的自豪感、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实践团通过分层访谈传承人、村委、文旅工作人员与村民,系统梳理出技艺传承的亮点与挑战:一方面,武艺与“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结合,通过集体习武、灯会表演等活动,让昔日“打架村”蜕变为文化治理典范;另一方面,该非遗项目也面临传承老龄化、传播曝光度不足、研学受众较窄等问题。

结合专业所长,团队针对性提出赋能方案:优化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短视频内容,突出“农具兵器”“民俗表演”特色;拓展大学生及自由职业者研学课程,融入茶文化体验,打造“武术+生态”文旅线路;建议将武艺精神融入村规民约,强化乡风建设。

14314

实践团还与上田村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计划协助对接流量博主提升非遗曝光度,参与设计“武艺+灯会”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茶文化+武术”课程进校园、进社区。

“守护非遗不是将其封存,而是让它走进当代生活。”团队成员表示,将持续以专业知识助力技艺活化,让“上田十八般武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展望未来,在青春力量的赋能下,这项承载村落记忆的非遗技艺,必将成为筑牢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让“尚武崇德”的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承。


(茶学院)




上一条:茶学院赴温州地区开展2025年招生宣传工作

下一条:“一叶知味,千帆成诗”—茶学与茶文化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暨主题晚会圆满举行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汉办    |    浙江省教育厅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16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637376 传真:0571-63637376 邮箱:tsc@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TSC.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