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至19日,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茗途共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实践团由8名成员组成,以"科技赋能茶产业、文化激活乡村魂"为主线,通过走访制茶大师、探访红色古镇、参与产学研交流,多维度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青春动能。

7月17日,实践团首站探访遂昌县两位制茶大师。在珍华茶舍,全国技术能手华慧荟现场讲解了手工制茶技艺,剖析“机制保产量、手工守品质”的产业平衡之道;在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曾多次获得省级红茶金奖的鲍夏鸿老师与实践团成员亲切交谈,强调“标准化建设与匠人精神并重”的发展理念,并通过展示手工茶与机制茶的品质差异,使实践团成员深刻体悟到非遗技艺的深厚文化价值,以及推动其现代转化的迫切必要性。

7月18日,实践团走进石练镇淤溪村,观看省级非遗“班春劝农”典礼视频并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村支书朱建友带领下,实践团来到了红色古镇王村口,参观了当地的文旅建设。在朱书记的详细介绍中,团队深入调研了解到当地“红色文化+农耕体验”的农旅融合创新模式:以红色研学基地为引擎,有效带动茶叶、竹笋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结束后深刻认识到,唯有让革命精神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方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7月19日,实践团赴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剑光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参观考察,详细了解并现场观摩了由我院茶叶加工团队改造的数智化茶叶揉捻设备。随后,实践团一行与企业青年开展热烈座谈交流,就茶叶新媒体营销策略及“文化赋能+短视频引流”的茶企转型方案展开细致讨论。座谈结束后,团队一行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大柘万亩茶园,深切感受农旅融合在提升茶园综合效益方面的显著成效。


此次赴遂昌的实地考察,让实践团对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团队将系统梳理遂昌香茶、红茶等非遗技艺的传承脉络,持续追踪茶产业发展动态,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复兴——既要让千年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亦要让革命老区绽放时代新颜;让青春与传统在碰撞中对话,让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光彩。
(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