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探塔山古木,传千年乡愁——浙江农林大学学子激活浦江800年古樟记忆


【发布时间:2025-08-15 17:28:41  点击量:


2025813日至14日,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的“古树保护”实践团深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塔山公园,展开“家乡的一棵树”深度实践。实践成员以“数字简介+口述史学+文创活化”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系统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生态密码与千年乡愁,为古树保护与文化传承探索智慧方案。

实践团行前系统梳理《浦江县志》及地方文史资料,精准锁定公园内这棵“龙德古樟”。现场工作中,团队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运用手机拍摄古树碑铭、全株形态等照片,同时又对多位本地村民进行访谈,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结合古树虬曲苍劲的形态特征与浦江的“祈福”民俗传统,成员们深刻理解了其作为地方精神图腾与集体记忆载体的核心价值。

团队创造性实践“三维文化解码”行动框架,实现古树价值的立体挖掘与创新转化:

1.“数字名片”计划:拍摄古树360°全景、树干细节等照片,形成全方位可视化数字信息。同时,记录村民口述内容,整理成口述档案,构建可回溯、可检索的“古树记忆”数字名片。

2.“口述史志”编纂:系统收录“古树荫佑学子折桂”等地方传说与历史轶事,整理形成《塔山古樟故事集》,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手鲜活素材。

3.“文化IP”创生:精心《塔山古木图鉴》,标注古树关键形态特征、蕴含的文化象征等信息。同时,基于图鉴与文化,设计系列文创,例如“树灵”主题IP形象及周边等。团队旨在推动古树文化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与“创新消费”

本次活动实践团将数字化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解码-转化”模式也赋予古树保护以“科技感”与“年轻态”,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团队计划将优秀实践成果推广,并探索文创产品落地转化路径,让古树文化持续滋养乡土情怀。


(茶学院)




上一条: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学生寝室搬迁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条:茶学院开展暑期考研慰问活动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汉办    |    浙江省教育厅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16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637376 传真:0571-63637376 邮箱:tsc@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TSC.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