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谣》
——捧一盏香茶品味世界
王旭烽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象征,是中国人最广泛、最古老影响了世界的生活形态。茶文化是农耕文明中高贵、优雅的文明形态,以茶为艺术形态的内容,最能体现东方文明,最能体现中华文化,是我们的家园赋于我们的大美的人文主题。
茶文化博大精深,表现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非常适合在舞台上加以呈现,尤其是茶文化事象中的茶习俗,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形态加以茶化,最容易沟通各民族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共通的情怀与精神。
以茶审美,历代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历史长卷中可谓星罗棋布。我们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将它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文化呈现,展示给世界。
文化缘起和亮相
原创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原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院长俞益武先生,以其从事旅游专业研究教学的学术背景,曾提出一个想法,能否在酒店的饭店里排练演出茶文化歌舞,做为一个旅游产品推出。这个想法与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不谋而合。我遂拟出提纲,思路和操作不再局限于饭店演出,也着眼于大型茶文化活动中的茶文化宣传演出,立意要把这个创意的精神层面做成中国的,做成世界的。
记得那是2007年夏,我在家里创作文本,那时还没有题目,前面三个字有了,后面掇的应该是“歌”,还是“风”,还是“韵”?最后征求他人意见,确定了这个“谣”字,“中国茶谣”一词就此诞生。
这是一个无法用现成艺术门类去归档的作品,不是茶艺,也不是歌舞,但也不是说书,亦不是综艺演出,也不是武术,不是宗教仪式,更不是影像艺术,然而这些元素亦都集中在其中,最后只能姑且暂名为“大型茶文化舞台艺术呈现。”
原浙江林学院党委以高度统一的支持态度,给此项目以领导与经费上的直接支持。做为茶文化学院创办方之一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一时间指导支持,刘枫书记为“中国茶谣”提词。2008年5月农业部确定在杭州召开的世界茶叶大会上演出《中国茶谣》,长兴方面实际组织的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十次国际研讨活动,确定《中国茶谣》在开幕式上亮相。
创作理念与内容
《中国茶谣》文本是舞台呈现的一个基础文体,可以有许多种的变奏,但其中的三个重要元素不能改变;
一是华夏民族的生命形态,在这里,从生活开始的十个过程,分别是相识,相爱,祈祷,成亲,养生,离别,相思,劫难,耕读,团圆;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因为有着很高的概括性,象征着中华民族这悠久古老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会引起共鸣。
二是茶文化的民间文化形态,从喊茶、佛茶,采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到祝茶,每一个茶文化习俗都具有强烈鲜活的民间形态,都有出处,都有传统,都有可以鲜明表现的艺术方式,有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是时间概念上的文化节点;整个过程以人的生命为长句,以茶文化为内容,以中华节气和节日为断句的标点符号,他们分别是:惊蛰,清明,芒种,立夏,立秋,中秋,白露,大雪,除夕,春节;这些节日自身带有强烈的东方文明审美符号,加之茶文化习俗与之的重叠,使中国文化的符号更为强烈和清晰。
四是独特的表现形态,虽然有常规的歌舞,但茶文化中特有的茶艺形态,亦可以结合进入整台呈现。结合诸多的文化样式,比如歌舞,影像,茶艺,武术,说书、影像等……
实际上,茶谣就是一个若隐若现的故事,中国民间青年男女因茶而相识、相爱、订亲、成亲、生育,又因为外出贩茶而又有了谋生、离别、归来,最终团圆。茶乡纯朴的人们为了茶而劳作,因而相恋,为了茶而奔波他乡,因而离别。而这之间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幕纯美的茶剧,之间融入了我们传统的24个节气,融入了我们的儒家茶礼、道家茶礼、佛家茶礼。这样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真实,今日无数茶商依然在春茶下来之前回家,在春茶下来之后继续他们走南闯北的路程,绿茶、红茶行销世界各地,普洱的马帮曾走遍大江南北,安溪的茶商带着铁观音在全国遍地开花,今日享誉京城的张一元、吴裕泰不也是当年从安徽歙县出来的茶人创下的基业吗?
而“中国茶谣”的内容,与其说是原创,更确切地说是“原创的整合”。框架与结构是根据我们对茶文化的认识理解创新的,而大多数内容是原来在茶习俗中就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挑选与改编。在儒释道三家茶礼中,我们需要提升与精炼许多文化元素,而在茶歌茶谣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在上千首民歌茶谣中寻找天作之合的原生态歌曲。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
操作思路与态度
我在茶谣影像结束时的字幕表上写下四个字:茶人茶事。这正是“中国茶谣”的操作思路。为茶谣专门设定的简报第一期上我发表的主创寄语,题目为“跳起来够得着的高度,趴下去做得成的事情”或许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创作态度。
再简单的故事,一旦被搬上了舞台,难度就一下子来了,编剧、制作、导演、作曲、舞美、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美工、摄影、演员……一个都不能少,这可不是一个茶文化学院可以内部消化整编的。中国茶谣就像是一个雪球,从一诞生初期,就开始越滚越大,最后将学校艺术团、武术队、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系等的学生、老师统统被“中国茶谣”整合在一起。
2008年5月,历经一年的创作,“中国茶谣”在萧山大剧院进行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演出。观众来自世界各地,这让“中国茶谣”的主创和表演者们异常重视这场演出的分量。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让他们看到、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高度和内涵不就从这样的时刻和场合开始吗?演出结束后,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希姆莱尼接受同行的《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全面的茶文化展示,“亚洲的茶文化和表演形式是非常相似的,通过这次舞台剧的演出,我了解了中国茶文化更内在的精神,以及中国茶文化与日本、韩国茶文化的区别。”演出获得成功。
“在“中国茶谣”里,在舞台上表现茶乡风俗人情、儒、道、佛三家茶礼的人,既不是茶商,也不是茶乡妹子,更不是哪个舞蹈艺术团的专业演员,而是就读于学校茶文化学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因为一台“中国茶谣”,他们除了学生的身份之外,又多了一个演员的身份,多一个身份意味着多一份付出,为了达到中国茶谣的演出要求,这些基本没有舞蹈功底的学生们除了上课堂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舞蹈练功房,一位参加演出的年轻学子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们茶文化学院的学生全心全意、尽力尽责、倾注所有热情投身于‘中国茶谣’的编排与演出当中。”另一位学生写道:“除了每天必须的训练外,我还不断请教同学,学习她们的姿态、动作,并在为数不多的空余时间里反复练习,直到自己和老师都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这样高强度的训练,看着自己紧张的课业安排和满腿的淤青,有时真的感到辛苦和疲惫,甚至想要放弃。”茶文化学院的一位老师说,“茶,是能净化心灵的,或许是因为学茶,我们的学生不仅有非常纯净的脸,而且为中国茶谣真的特别用心,特别投入,放在学校其他的学院,学生能不能这么配合不好讲的。”
当然,学生们的艰辛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学校将学分制和“中国茶谣”结合起来,围绕“中国茶谣”的创作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课程,参与这些课程的学生能够得到学分。有一位茶文化学院的学生这样写道:“不让传统文化流失,是一种学习,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人人该做、极其光荣骄傲的事!我们在努力中!”
中国茶谣由此进入了学术研究领域,从此将成为茶文化学院的必修课程,教学,课研与展示,三位一体,共同沏成“中国茶谣”这盏香茶。
要沏出一盏好茶,实非易事。《中国茶谣》五月“石榴花版”得到了初步成功,但离我们心中的目标尚远,我们期待世界上一切爱茶的人们,都能够有机会欣赏到我们的“茶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