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迎来第一次调研实践课程。在王磊院长、梁慧玲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调研了位于杭州的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与径山茶宴,它们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活动旨在带领学员了解浙江省茶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情况,并就茶旅融合发展、茶文化赋能茶产业方面进行实地交流。

上午,在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传承人、本期研修班学员樊生华之子樊雪松的带领下,研修班学员来到西湖龙井茶区参观。绿茶制作技艺 (西湖龙井) 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樊雪松为同学们介绍了西湖龙井的基本情况。


参观期间,樊生华的徒弟向各位学员分享了龙井茶炒制的技巧和经验。据介绍,西湖龙井的“色香味形”,主要依靠手工炒制工艺。虽然机器炒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西湖龙井茶区的许多茶农,在炒制中高档龙井茶时依旧采用手工。他还耐心为学员们讲解了绿茶炒制技艺及特点,包括炒制手法、锅温控制等。学员们听后积极尝试,炒茶房内茶香四溢。炒制之余,施跃文、王业才等学员还热烈探讨了不同地区茶叶炒制手法特点的异同。


中午,大家乘车前往杭州特色茶文化名片——湖畔居考察参观。湖畔居的茶艺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茶艺表演,并讲解了湖畔居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历程。


下午,在本期研修班学员刘培栋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径山寺。2011年,径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径山寺方丈关于茶禅一味、茶道精神的阐发,大家还品鉴了径山茶。径山茶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翠,内质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品饮过后,周跃明、叶青青等学员积极请教径山茶宴近年来的保护传承情况。

调研行程结束,学员们研讨热情不减、意犹未尽。晚饭过后,在王磊、张帅两位老师的组织下,大家又集聚在一起开始了一场关于茶文旅融合话题的茶话会。
(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