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非遗传承】2023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 研修掠影(四)


【发布时间:2023-09-07 19:22:54  点击量:





9月6日上午,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教授为学员们讲授《茶之旅》课程。王老师从“旅”字的变迁引入,分析“旅”的三个层面:旅行、旅游、走读,进而详细介绍了由陈洪绶所作《隐居十六观》图册中的“访庄”“酿桃”“浇书”“喷墨”“味象”“漱句”“枕菊”“寒沽”“问月”“谱泉”“缥香”“品梵”“孤往”等。王老师援引典故、诗句,并结合各种小故事,讲座内容颇有趣味,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王旭烽教授指出通过学习“拜访理想中的精神所在”“荷叶吸”“煮茶之声”“悟禅”等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在当代茶旅融合发展中加入文人的价值生活美学,如“注重精神体验”“创造富有美感的饮器”“探寻万籁之音”,将生活情趣与生活价值诗意结合。

此外,王旭烽教授还分享了参观国外的酒庄、集中营、葡萄酒博物馆、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经历与心得,认为“旅”最打动人心的是人性和命运、美感与忘忧、被慰藉的乡愁。

“茶”最本质的目的是干什么的呢?王老师给出了她的答案:慰藉我们的心灵。王旭烽教授还向学员们介绍了《南方有嘉木》杭城茶旅游专线设计,强调茶空间具有复合性的特点,提醒学员们将视野放高,聚焦于精神层面的深入挖掘。

王旭烽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学员们的思考与讨论,在几轮师生互动交流之后,王老师又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参观大型企业的经历,简单介绍了它们的细节设置和丰富的衍生产品。借此旅行的经历,王老师建议研修班学员在茶叶企业经营中,一头要抓住茶的内涵和人文精神、一头也要紧紧抓住时尚和消费心理,才能使得产品出众破圈。

在交流分享环节,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赞煌为大家着重介绍了保护单位在茶旅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如建设研学基地、创业园、因地制宜打造茶旅小镇等。

张辰学员响应讲座中的“旅”意,为大家介绍了花茶制作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百年间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发展之旅。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凡涛学员为大家介绍了太平猴魁制作技艺的要点,同时梳理了保护单位在保护传承该项目所作的努力,如举办太平猴魁非遗文化节、与研究所合作进行数字化建模等。

陈创学员为大家主要介绍了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的基本技艺、独有特征和发展历史。




下午,研修班班主任王磊院长、张帅老师带队来到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学习。顾惠波董事长对研修班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学员们在该公司执行总裁岳晓兰的讲解下,认真参观了三农大数据展厅。章程经理为学员们做了浙江省茶产业大脑及茶产业数字化应用的现场分享。


随后,研修班学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精彩的科技成果展示令学员们有了新的灵感与启发,王德星、林有希、凡涛、王海兰等学员踊跃发言,讨论并展望茶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杨淑楠)







上一条:学校督导组莅临我院调研指导教学工作

下一条:【非遗传承】2023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 研修掠影(三)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汉办    |    浙江省教育厅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16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637376 传真:0571-63637376 邮箱:tsc@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TSC.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