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非遗传承】2023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 研修掠影(七)


【发布时间:2023-09-10 20:56:35  点击量:







9月9日上午,研修班学员由茶学与茶文化学院王玉春副教授、研修班班主任张帅老师带队,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考察学习。

学员们首先来到一片苍翠的茶园——龙冠龙井示范茶园,这里种植有龙井43和中茶108等国家级茶树良种,集成了茶园防霜扇、太阳能杀虫灯、土壤养分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仪、茶园喷灌系统、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装备。

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品牌部经理宋佳带学员们参观西湖龙井茶区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炒茶车间,里面保存着20多口1965年的炒锅。

接着,学员们到龙冠茶文化研究中心参观“茶谱彩虹、龙冠茶事、阳光雨露、行茶流芳、浸茗遐品”五大展厅,了解了龙冠龙井的历史演进、龙冠公司的流金岁月宋佳重点讲解了龙冠龙井最具核心竞争力、最传统的一个工艺环节——飘筛,引起了众多学员的兴趣。

随后由中国茶叶学会的工作人员、原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毕业生刘宁鸽引导学员们参观审评教室、理论教室,以及周智修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研教学场地

下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为学员们讲授《茶的功能成分和美好生活》。屠幼英教授逐一介绍了茶树的四种新资源食品(食品新原料)EGCG、茶氨酸茶树花茶叶籽油,并为学员们列出多项实验报告以展示茶综合利用的创新技术与成果。此外,屠老师还通过众多茶食品、茶饮料、茶主题化妆品、茶精深加工产品、茶日用品等现实案例,为学员们茶产品开发领域提供了多元化的方向和经验。整堂课程师生互动频频,课堂交流氛围浓厚


课后,学员们表示本堂课内容新颖、受益匪浅,认为茶叶生物化学品质分析领域值得深入学习的,这不仅有助于延长茶叶产业链,还可以茶叶衍生产品类型丰富。

在学员分享阶段,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德星、红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海兰、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李帆学员、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陈陆宇学员分别做分享交流内容基本围绕项目历史、工艺特色、当代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方面展开。




晚上,新茶饮领域知名品牌、深圳市意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琳为学员们做了题为+调饮:茶饮消费新模式”的专题分享,她指出在新式调饮茶具有茶叶消耗量大、市场需求大、产品迭代快、产品类型丰富等特点,可为茶农增收、乡村振兴贡献新生力量。此外,孙总还简单介绍了新式茶饮发展史、当前新茶饮市场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制作技艺)周蓉蓉学员、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瑶、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鲁文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凤哲、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邱毅学员分别做了分享,内容涵盖各自项目的师承体系、自身的学艺经历、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与特色、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的举措等。




今日课程安排全部结束后,学员们对新式调饮茶的兴致不减,在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梁慧玲副教授的引导下,学员们来到学院新茶饮调饮实验室,亲自体验创新调饮茶制作。一天充实的学习体验在实验室欢快的交流声中落下帷幕。


(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杨淑楠)





上一条:学校成功举办青山湖讲坛第3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解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申遗与履约

下一条:【非遗传承】2023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 研修掠影(六)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汉办    |    浙江省教育厅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16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637376 传真:0571-63637376 邮箱:tsc@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 TSC.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